宏观:金融监管总局重磅措施促消费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,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,助力提振消费。其中提到:①增加消费金融供给。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、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,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。
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,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,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、期限、利率,优化资源配置。
③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。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、还款保障,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,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、频次。根据借款人申请,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。
④优化消费金融环境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,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。
地产:年内地产债发行规模降13%
在压降风险房企债券存量规模的背景下,房企债券融资额进一步下降。财联社统计,2025年至今,新发地产债发行规模775.92亿元,同比下降13%。从月度净融资来看,2月房企债券净融资额由正转负。数据显示,3月,市场又迎地产债到期高峰,民企偿债能力仍值得关注。
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,截至3月13日,今年以来共有89只地产债发行,规模合计775.92亿元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地产债发行规模下降13%。
东方金诚相关研报指出,2月地产债发行规模仍处偏低水平,同时受到期规模同比有所增长影响,当月净融资额由正转负。2月共计13家房企发行地产债20只,合计发行规模为171.3亿元,环比下降45.7%,同比增长14.3%。2月地产债到期规模为202.4亿元,同比增长19.2%,当月净融资缺口为31.1亿元。
民生:消费品售后服务新规,5月起实施!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新版《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》(GB/T 18760—2025)国家标准,新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。
新标准聚焦新技术应用、服务质量提升,提出了及时响应、专业可靠、便捷可及、公开透明等4项售后服务总体原则,进一步强化了生产者、销售者、授权服务商等售后服务组织及其服务人员的要求。
结合新形势,补充了配送、延保、回收等售后服务类型,以及基于网络化、数字化的售后服务方法,进一步强化了有关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等。
国际:全球贸易额达33万亿美元新高
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4日发布报告显示,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3万亿美元新高,较2023年增长3.7%,但贸易增长势头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缓。报告说,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主要由服务业推动。过去一年服务业增长9%,占总增长的近60%,而货物贸易增长2%。
报告强调,2025年全球贸易前景面临不确定性,尽管年初贸易保持稳定,但地缘经济紧张增加、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争端可能在未来对贸易造成干扰,应通过均衡的政策和加强多边合作,推动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。